龙八国际龙八国际

导航切换

联系电话:
021-66889888     1399998888

龙八国际

龙八国际

处理好四对关系 推进龙八国际平台学校特色发展

作者: 小编 来源: 网络   日期:2024-12-06 05:21

  龙八国际APP发展特色学校是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任务之一。创建特色学校是多元智力理论的应用实践,也是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有效满足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需要的探究实践,更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和“五育”并举要求的创新实践。

  学校特色发展肩负着满足人民群众更高质量更加多样的教育需求、让教育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重任,其本身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必须坚持和运用系统观念,正确处理好各种关系,注重系统集成。

  教育肩负着为国家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使命。学校特色发展离不开创新,一是因为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现代教育的核心目标。学校特色发展的根本任务就是基于人的多元智能,发现学生才能的优势倾向,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二是因为创新是学校特色发展的根本手段,没有创新就不可能有特色发展。在一定意义上,学校特色发展的过程就是从学校实际出发,根据教育改革的新形势创新发展内容和方式的过程。

  但是,这里的创新应该以“坚守”为前提。首先要坚守育人为本,坚守教育科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其次要坚守依法、依规办学,不断完善学校治理体系,提升学校治理水平,有效防范化解学校安全风险;再次要坚守优秀传统文化,因为每一所学校都有自己的历史,都是从历史中走来的,学校特色建设只有建基于本校历史传统,才会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才可能是独一无二的。学校特色发展只有做到“坚守”,才能确保正确的办学方向,才能培养出国家和人民所需要的合格人才。

处理好四对关系 推进龙八国际平台学校特色发展

  一是学生发展与社会需要的关系:对于学校特色发展来说,首先要重视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一方面要正视社会对人才培养的普适要求和综合要求,培养具有良好全面素质的新时代合格公民;另一方面要正视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性,培养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各类人才,增强人才培养的适配性。与此同时,特色发展又不能完全偏向“社会本位论”,要正视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人的发展,特色发展应立足人的内在发展需要,尊重人的自然本性和个性特点,促进人的自身完善和适得其所地发展。

  二是人的发展与学校发展的关系:此处的“人”主要包括学生和教师。首先,要防止学校在谋划和推进特色发展过程中,为了追求政绩或是迎合外部评价,一味追求品牌打造和宣传包装,却漠视学生真实需求和个性发展。其次,要重视教师的发展。教师是学校特色发展的力量源泉。一方面要发现并发挥学校教师的特长,为特长教师提供用武之地;另一方面,要尊重每一位教师的个性需求。现实中,教师培养和使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注重共性、忽视个性。比如某校有位数学教师对科创教育方面很感兴趣并有不俗成绩,可她的职称评审等按现有政策只能以数学教师身份参与,这样就不利于该教师从事科创教育。因此,为更好地促进学校特色发展,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必须致力于营造有利于教师个性发展的良好环境。

  一是少数与多数的关系。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提升教育公共服务的普惠性、可及性、便捷性,让教育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因此,特色办学应该具有普惠性,如果学校的特色办学只定位在少数学生的培养上、只定位在通过少数学生参加竞赛为学校争夺名利上,那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特色发展。学校特色建设必须使众多学生受益,众多学生的兴趣爱好、潜能和个性被激发并得到有效发展。

  二是学校特色与学校整体的关系。学校特色发展不能以牺牲学校整体发展为代价,当某个特色项目和课程建设达到较高水平时,要重视由局部向整体发散和辐射,重视取长补短,从而带动和促进学校各项工作的发展。

  三是特长与全面发展的关系。个性发展不等于片面发展,全面发展不等于均衡发展。要正确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通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来为个性发展提供广阔舞台,通过促进个性发展来彰显全面发展的成果。

  四是独创与协同的关系。各校的历史传统、生源、师资等办学条件不同,需要学校突破简单模仿的同质化思维,依据实际情况形成个性化的教育理念、独特的教育内容和方式方法,从而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因此,特色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是学校的一种独创过程。但是,学校特色发展又需要借助外力推动,如政府和社会等多方力量的支持。此外,学生的特长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系统和长期培养,这就要求学校解决人才培养的“进口”和“出口”问题,加强与对应的低学段和高学段学校的联系与合作,实现贯通式培养。

  学校特色发展离不开政府管理部门自上而下的有力推动。为促进学校特色发展,各地纷纷出台了有关政策和推进举措。如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2015年就出台了《新北区中小学特色与文化建设评估考核办法》,并逐步健全中小学学校特色与文化建设的评价考核机制;天宁区每年都要举办学校主动发展项目展示活动,以此引导和鼓励学校特色发展。这些政策举措对于学校特色发展具有重要引导和支持作用。但需要明确的是,学校才是特色发展的根本主体。一些地方将学校特色发展作为政绩工程,对区域内每所学校发展什么特色进行整体布局、下发指令性计划,此举往往忽略了学校实际,忽略了学校的自主性与主动性。这种机制下的学校特色发展难免会流于形式,缺乏持久动力,也容易出现“千校一面”的情况。

  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确立内生理念,积极构建学校特色内在生成机制。首先,教育管理部门要转变角色,从传统的发号施令者、规划者变为学校特色发展的环境营造者和服务者,把学校特色发展的自主权真正还给学校。如常州市教育局多年前就启动了以学校制定发展规划、转变行政方式、推进“放改服”为主要抓手的学校主动发展工程。经过多年努力,地区学校特色发展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其次,学校要积极推进治理改革,通过下移管理重心、向全校师生充分赋权等方式集聚全体师生的智慧与力量。

  (作者系江苏省政府督学,管理学博士,江苏省常州市委教育工委原书记,市教育局原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