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小编 来源: 网络 日期:2024-09-18 14:43
教育进入4.0时代。未来教育要求学校关注学生的“生命”“生活”“生长”。学校的课程构建要关注四个“H”:Head(头脑)、Heart(心灵)、Hand(双手)、Health(健康),全面培养学生的思维与分析、合作与分享、实践与应用、健康与生存等未来社会需要的综合能力。
未来教育对学校和校长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给学校教育带来更多挑战,它要求基于学生整个人生的长度衡量学校教育对学生整体生命成长的意义与价值;同时要求学校适时运用新技术,以智慧化的教学手段促进教学质量提升。若以“生态智慧”教育解题,或许能得到理想的答案。
我们应该倡导“生态智慧”教育的理念。“生态”是一种教育理念,它强调尊重生命、尊重个人成长规律、尊重教育规律。“智慧”是一种教育手段,它的核心是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精准支持。“生态”与“智慧”并重,应是未来学校实现优质发展的一条有效路径。在“生态智慧”教育理念指引之下,我们要构建一所终身学习的学校,混合学习的学校,体验学习的学校,让人学会学习的学校,懂得创造分享的学校。
教育的发展是一个不断迭代的过程,这样的过程可以用“教育1.0”向“教育4.0”的进化进行比喻。教育1.0时代,人类文明处于“釆摘与渔猎文明”时代,教育以发展学习者的生存技能(狩猎、采集、捕鱼、缝制衣物、战斗)为主,主要靠言传身教,采取师带徒的形式。教育2.0时代,人类进入“农牧和养殖文明”时代,教育的主要内容是教人“如何做人”和“如何做官”,主要方式是面授和自主阅读,这一时期出现了书院。教育3.0时代,人类进入“机器工业文明”时代,教育主要教授现代科学知识及发展专业技能,主要方式是面授和阅读活动,在现代意义上的学校里以“秧田式”的模式批量实施。教育4.0时代,随着互联网及智能终端设备的迅猛发展,人类文明跨入“信息智能文明”时代,教育目标从“传递知识”走向“发展心智”,教学方式从“纯线下”转向“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学习场所突破空间的限制。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4.0时代的某些方面有些像是向教育1.0时代回归,回归到以人为本、尊重个性、因材施教的教育模式。但它又不是单纯的回归,其核心属性在于教育在人工智能的助力下变得无边界,终身学习成为常态。
教育要培养面向未来的人才,现在学校里的孩子们到2035年刚好30岁左右,正是社会的中流砥柱。从教育的未来指向看,“十四五”期间我们国家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实现第二个100年目标需要什么样的人?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就是创新人才,是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在此背景下,审视北京一零一中“培养未来卓越担当人才”的育人目标,在“十四五”期间显得恰当合理。我们所说的“卓越”,不是指成为“第一”,而是每个人都能够实现于他/她而言有意义的激励目标。所以,怎么让这样的目标有意义就是教育要做的工作。
在这样的基本框架之下,未来的教育模式到底应该是怎样的,我们无从知晓。但未来是每个人去创造的,我们每天做的工作正是未来的一部分。未来教育要求学校关注学生的“生命”“生活”“生长”。因此,我们希望对学生的潜能有一个科学的认知,能够在尊重生命、尊重个人成长规律、尊重教育规律的基础上引导他们找到人生发展的方向。我们的育人模式正逐步从原来的感性走向理性再走向感性与理性同在,从原来的批量生产走向科技支撑下的以人为本。
成长主要是生命个体自己的事,教育只需要给他一个促进生长的平台。因此,我们要以生态理念,构建一所以混合学习、体验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能够让人学会学习并且懂得创造分享的学校,培养面向未来的时代新人。
未来的教育优化以及未来的学校发展,需要有载体、有手段、有措施进行有效支撑。没有良好的体系支持以及科学的引导,学生就不能实现最优成长。从这个角度来讲,面向未来的学校首先要进行学校治理体系的系统建构和学习方式的科学优化。
在面向未来发展的过程中,学校的治理体系应该有一个系统的架构。一零一中在进行集团化发展后,优化与完善了原有组织架构,建立起“扁平化矩阵型”的管理模式。集团各校区均设立了学校发展中心、教师发展中心、学生发展中心、课程教学中心、国际教育中心和后勤保障中心,全方位管理学校的各方面事务。以上六中心的每个中心都是下沉的,完全对标其部门的核心业务。作为学校立德树人的目标群体,学生的发展被学校视为重中之重,学生发展中心下设学生处、特色发展处、团委学生会和生涯指导处,负责学生的生涯规划和健康成长的咨询、服务等工作。
我们需要这样一个平台给予学生平等交流和沟通的机会,特别是对学生的发展规划要能够尽量做到规范。为了给学生发展提供更加科学的指导,学校建立和完善了心理和认知方面的支撑体系。学生是需要引导的,有时学生自身也不能对自己的未来发展路径有一个很清晰的预设,这时候就需要学校给出有效的指导,这也是学校设置学生发展中心的意义。同时我们还完善和丰富了学生成长发展的环境,学生发展中心设立的翔宇学院是落实素质教育的载体,负责指导学生个人发展。此外,为了有效提升学生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感,我们开展了与四川省凉山州部分学校对接的互动帮扶工作,一方面进行教育扶贫,另一方面以四川省凉山州作为学生的社会实践基地,拓展与丰富城市学生的视野和经历。
在未来的学校发展过程中,“立德树人”不能在嘴上空说,我们需要有载体,需要有手段,需要有措施。尤其是需要有活动,因为学生的成长没有活动就没有成长。从这个角度来讲,未来的学校必须需要开启一个新的边界。
未来学校更加关注学生学习力的培养,不仅要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而且要指导学生在面临新任务、新挑战时,如何自主学习相关知识去解决问题,这是创新人才的核心能力。因此,从现在到未来的一段时间里,学校要重视学习科学的研究和应用。我们要摆脱过去经验式的教学,在学习科学和脑科学的基础上开展学生学习研究,使教研和学研相结合,构成完整的教育活动的研究。借助脑科学和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学校可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心理进行科学分析,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特征进行数字画像,在相应环节对学生进行必要有效的指导、反馈、引导、训练、评价等一系列教学干预,最终引导学生实现有效的自主学习。
一零一中已经成立了学习科学研究所,和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开展深度合作,同时和多个国内顶尖技术企业展开应用研究,在智慧课堂的应用中已初见成效。如在物理的智慧课堂中,数字平台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及结果可视化,教师随时都能了解学生的学情并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教-学-评一体化”的精准教学成为可能。在英语听说的智慧课堂中,语音识别技术对每一个学生的口语表达水平进行精准评价并给出改进建议,使教师得以更及时有效地掌握教学进度,给予学生更有针对性的指导。信息技术的应用将学生的学习过程“外化”,教师和学生真正看到了课堂中“学习发生的过程”,并可以通过有效调整教学行为达成预期的学习目标。
学习科学的研究是实现减负增效的根本之法。这样的研究可以优化课堂教学行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改善学生的学习体验,扩展学生的成长空间。基于学习科学研究的作业,将会成为助力学生减负的教育公共产品,不再是沉重的额外负担,而是更加科学高效的学习助手。
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培养的是未来的人,需要有系统的规划和超前的发展意识。在社会发展中,效率和公平常常是一对矛盾。教育均衡和优质发展也常常难以周全,但着眼长远的未来,优质发展毫无疑问是为国育才的必选答案。
“十三五”期间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推进教育均衡,取得了显著成绩。未来,我们需要在均衡基础上更加突出优质,为社会提供优质的丰富的教育功能。十四五期间,高中要多样化特色优质发展,我们的定位在哪?简要说,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绿色发展。绿色发展有丰富的内涵,既意味着生态智慧教育,也意味着高品质的学校教育生活。
我们的教育改革,进入教育4.0时代,更需要科学、有敬畏感。我们以学生为中心,全力支持学生个性的发展,就要让优秀学生出得来、发展好。不能把教育均衡简单理解成吃大锅饭,否则优秀的学生吃不饱,被迫和普通学生齐步走,这是另一种意义上的不公平。所有学生齐步走,也不可能培养出拔尖人才。
为此,我们学校建立的英才学院,尝试一种混龄的跨学科培养模式。英才学院和国内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对标国家重大需求,实现大中小联合育人。英才学院由四个团队组成:一是混龄的中小学生,二是跨学科的教师团队,三是支持学习的大学生团队,四是专业引领的科学家团队。四个团队聚合在实验室平台,这个平台不光是硬件,而是有课程的、有教师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相应的课程学习。这种选择不受班级、年级、校区限制,甚至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因为学校正在通过OMO线上线下混合学习的模式打造无边界学习方式。无边界的学习方式,主要依赖于智慧校园建设。
学校教育、在线教育和校外教育将互相补充、走向共生。未来更多的学生将可以在课堂学习之外根据自己所需,在线进行个性化的学习,甚至在其他社会机构中实现终生学习。这种方式在疫情期间已经初露端倪。在未来,传统的学校教育是保证教育底线、完成标准化的平台,线上教育是可选的个性化学习平台,校外教育则是未来终身学习的平台。
在科技的助力下,未来教育将被赋予更多内涵,在课堂学习之外根据自己所需进行线上线下的个性化学习,甚至在其他社会机构中实现终身学习都变得可能。未来,学校教育的提质增效可从激活校内外资源、完善人才培养机制以及全面推进五育并举等方面系统推进。
未来学校要实现优质发展,应重视资源平台的打造与完善,要优化对外关系“开门办教育”。未来学校不仅是基于现场社交场景的群体学习场所,也是一个资源集成和配置平台。学校平台将集成学校内部的资源、其他学校的资源、社会的资源,以及国内外的各种课程、项目甚至学伴资源。学校管理者要彻底摒弃“等靠要”的思想,积极主动地争取校外一切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条件,尽最大努力盘活社会资源为我所用。如一零一中通过与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中国科学院、军事科学院、北京大学、同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等高校的合作,以及与科大讯飞、字节跳动等企业的合作,解决了学校高端实验室、高端创新课程、先进师资等资源的需求。在资源配置上,未来学校匹配教育资源的方式应不再是学校视角的统一分配,而是学生视角的按需选择。
在用好校外资源的基础上,未来学校的建设还离不开校内资源“人”的全面支持,因此学校要挖掘潜藏在学校师生和校园之中的教育资源。特别是要善于发现和运用教师的专长,并恰当地使之和校外教育资源相匹配,以期结出丰硕的教育成果。这是在整体思维之下关键的微观基础。
未来学校还应加强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系统推进,并最终呈现五育并举到五育相融再到五育互育的实践探索。站在全面育人的高度上看待“体美劳”,就是要做到“面向全体、全面落实”,体育、美育以及劳动教育必须融入整个课程当中,融入学校生活当中。体育对于品格的锤炼,美育对于审美品位的提升以及劳动教育对于积极人格的引导,都是在深刻持久的体验中获得的,不是考试能够简单衡量的。
因此,我们应当积极探索新时代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的新内容和新形式,也要积极探索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的有效评价办法。这是摆在全体教育人面前的一道创新题,等待大家共同破解。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ECD)在即将推出的《回到未来:OECD的四个学校教育情景》中指出,未来学校将出现这样的变化:学校教育的构架与过程依旧,但继续扩展,不过科技发展将带来更多的个人化学习;学校体系开始崩溃,各种社会力量逐渐直接介入教育,多元的、灵活的、私营的、数码的学习逐渐成为主流;学校依然存在,但是变成没有“围墙”的开放之所,与社区紧密连接,不断出现新的学习机会;甚至没有了学校,也没有了正规和非正规教育的界限,一切都可以在线上完成。这些预测或许有些夸张,但有些趋势已经初现端倪。科技向学校教育快速渗透,学校的围墙将会难以守住;科技会取代教师传输信息的功能,教师将要承担新的教育角色;在线教育在疫情期间展示了巨大的活力,未来学生将会有弹性的学习时间和空间,根据自己的特点进行自主的学习。
我们要以开放的思维去解决学校的发展问题。一方面教育部已经发布了政策,放开中小学办学自主权;另一方面,基层学校要勇于探索。学校要积极主动地争取校外一切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条件,“不求所有但求所用”,这是社会发展到如今这个时代我们应当作出的灵活应对。现在我国社会发展已经到了一定水平,很多高等院校、企业都愿意对基础教育提供支持。“关起门来办学”的局面将被时代彻底终结,学校治理者必须积极面对“没有围墙的学校”,以育人为中心整合各种社会教育资源。这将是未来学校治理者的一项核心能力。
现代学校治理一直在路上,重点要实现三个转变。首先是“建章立制”。学校要完善章程,重塑制度体系,变“人治”为“法治”,学校治理中形成“依章办学、依章管理” 自觉。学校基本制度的确定是学校管理的“纲”,机制建设则是学校管理的“目”,二者共同构架起学校管理的基本格局,共同推进《章程》落地和落实。在此基础上建立的一系列科学、合理、持续的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流程,其实施情况是体现学校治理水平的重要方面,也是现代化学校办学水平的体现。二是“分权协作”,从校长放权做起,变“集权”为系统开放式“分权”。构建决策层和执行层“条块相辅”的雁阵管理架构,全面激活集团管理的活力。在一所学校内,校长负总责,“六大中心”分别负责各领域工作,各中心负责人不仅是本部“块”上工作的负责人,还从“条”上分管集团某方面的工作。各分校又以执行校长为头雁,成为相对独立又紧密联系的小雁阵,大小雁阵同频共振,增强了集团整体的管理效能,建立了“火车跑得快节节都要快”的全新“动车组”模式。三是“家校共治”,探索学校与家长、社区甚至社会组织等多方力量共有共管学校的模式,实现从“自治”到“共治”的转变。我校已经成立了班级、年级、学校各级层面的家长委员会,“翔宇学院”将牵头家校合作、社会力量协同育人方面的深度探索。
未来学校治理方面,更重要的是关注学校文化的建设。依法治校是基础,文化治理是关键。学校每个人都是管理者,围绕岗位实现个人和学校的发展。学校不可能靠一个校长来解决所有问题,校长只是把控一个方向,校长提供一个很大的项目,更多的人承担的是其中的子项目。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未来校长更重视格局的把握,与传统的校长更多的注重细节会有所不同。未来学校之中,科学技术高度发达但并不因此就可以减少人文氛围,相反它变得更加重要。文化治理最基本的是要有人文关怀,要努力建设学校的文化,共同形成自动运行的思维和行为模式,营造温馨的工作氛围,描绘出共同的愿景,让学校的成员积极思考,快乐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