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小编 来源: 网络 日期:2024-08-21 22:27
日前,媒体曝出四川成都一所职业技术学院要争创国家“3A级景区”的消息,引来不少网友的围观。其实,看看全国各大学的招生宣传手册,拥有国家“3A级景区”的学校还真不算少。只要傍一处山,拥一片湖,再移些大树,种些绿植、花草就敢申请,一旦获批便成了招揽学生报考的噱头之一。
这几年,人们喜欢引用清华大学老校长梅贻琦的“大师、大楼”说,为的是针砭重大楼而轻人才的现象。现在看来,“唯大楼”说又出了新品种,不仅是要盖更高大、更宏伟的楼宇群,还要争创“景区”,真是“这世界变化快”!
当然,大学确也有其苦衷。以现有的管理体制,地方政府对大学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特别是旅游城市,地方行政部门一向是鼓励大学景区化的,而一旦景区化就必然要尽景区的义务,这也是大学“为地方建设服务”的一部分。
其实,人们对于申请所谓“3A级景区”的不满,并非反对美化校园,而是说,不要以美化校园为名去自加砝码,申请国家旅游管理部门针对自然或人文景区而设立的有关认证。因为这种认证不仅与学校的教育无关,也会耗费无谓的精力,产生无谓的费用。
但问题是,类似的认证、申请所代表的教育以外的各种名目正在成为大学行政部门的一种追求,而这种追求又在当下中国社会的开放和转型、经济的多元化、人们追求的多样化的趋势下,获得了某种程度的合法性。
大学作为社会的一分子,不可能游离于社会之外;要影响社会,必然同时受到社会的影响。这种互动也容易让大学的追求变得多向。因此,它又涉及大学如何与社会保持关系的难题,成了暂时无解或无法界定的灰色地带。
当下中国,“抛开书本”正在成为一种时尚,新的“读书无用论”已然浮出水面。越来越多的教育领域以外的,诸如企业家、创业者、行政官员和影视明星,从事实际工作的“成功人士”在媒体上自信满满地鼓吹书本知识的无用,在他们看来,“见识比知识更重要”似乎不仅仅是一句影响人生的箴言,更是决定未来事业成功与否的秘诀。
不能说这种言论或倾向对于大学管理者有直接或实质的影响,但就大学的现状看,社会的倾向正越来越明显地成为大学追随的时尚,因而也从根本上动摇了本来就对学问缺乏真正的兴趣、对教育缺乏热情和理想的管理者从事教育的信心。而所谓的多向追求,只能算是一种有关教育的信心失去之后的心理补偿。
事实上,“成功人士”所谓“见识比知识更重要”中的“见识”,有很大一部分是由“知识”组成的。“知识”既是“见识”的基础,又是“见识”深化的助推器。将二者对立,不仅不能显示见多识广,反而暴露出本身“知识”的欠缺和不足,以及由此引发的“无知者无畏”。
既然从事具体工作的“成功人士”可以认为实践或社会见识才是最有效的教育,那么,大学教育的从业者为何不能坚信书本知识才是大学生教育(学)最基本的一面?我们可以克服这个基本面的局限或者弊病,但不可能离开这个基本面去另立一个新的基本面。如果那样的话,等于是将大学及其教育彻底地解构了。
对知识的信仰和“人的教育”永远是大学的本质属性。多向的追求只是为了丰富大学教育的内涵和形式,并不能代替或者取代大学的教育、教学。这就像放出的风筝,品种再多、线索再繁,最后都要收回到手中的线轮之上,这个线轮就是大学的本质属性。
任何以多向、多元和多样为旗号对以往单一的办学模式的矫正、龙八国际官网纠偏,都需要照顾到这个本质属性,围绕并且服务于这个本质属性,这应该是一个需要遵循的“度”。过犹不及、过当则欠,失败的经验教训古人早就在总结了。
上大学当然不是人生的唯一出路、唯一追求。对个体而言,上不上大学完全是一种选择,它可能并不会影响其前途。但经历过大学教育的人与未经历过大学教育的人应该有所不同,这一点大概那些曾有大学经历现在又鄙夷大学书本知识的“成功人士”也是不会否认的。明白于此,大学的从业者怎么会没有那么一点点自豪感呢?因为这就是大学教育的价值实实在在的体现,也是教师的劳动获得的精神安慰和精神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