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小编 来源: 网络 日期:2024-08-01 12:32
在当下国际关系深刻变动的形势下,中国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面向未来,我国亟需大量具有全球视野的专业人才,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承担了历史赋予的重任。
如何实现“扎根中国,比肩世界”,“贯穿领域 跨界融合”,“构建科学的教育体系”,是校长们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4月18日,由清华附中、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中国教育在线和北京市教育学会高中教育研究分会联合主办的“跨界视野 铿锵同行—国际化教育校长先锋论坛”在京举行,专家学者、资深和新锐校长汇聚一堂,共同探讨面向未来的教育创新方向。
会上,清华大学副校长杨斌发表致辞,并作题为《领导力—实现教育理想的引擎》的精彩报告。他认为,不管是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校长对于办学和学校来说,有决定性的重要作用,校长定义着学校。
怎样才算得上好教育和好学校所期待的一个好校长呢?杨斌用了四个关键字来定义。
第一个是“长”校长。此前有研究发现,经营成功的商业组织的领导班子,特别是企业家,具有长期任职、长远布局、长效评价这三个“长”的特征。同理,教育是一个长周期,慢过程,评价的时候有很多隐性因素。对一个校长来说,当他要描绘一个愿景,并且希望通过有效的组织一步一步实现这个愿景的时候,应当能够在较长的一段时间中,将规划一步一步落地。换句话说,如果只有短期的时间,过早、过急甚至过于追求短期功利性地去扮演校长这样一个角色,这和好教育好学校期待的校长是背道而驰的,或者说不相符的。
杨斌强调,“长”这个字,说得直白一点,不仅是指长时间做校长,还指能以校长作为其终生的志业。尤其对大学校长而言,应当有意地忘掉自己曾经作为某一专门学科的学术学者、创新者等这些其他角色,仅以校长作为他的主业和天职。
第二个是“慢”校长。杨斌提到,《社会的麦当劳化》一书分析了当今世界麦当劳化进程的发展趋势及可能带来的危害,今天谈的则是“慢教龙八国际注册育”。现在,有时候我们会希望快出人才,我们想看到的是最后的结果,比如他具备了哪些才能,或者才能达到一定的水平,因此越快的速度,效率就越高。但从另外一个角度讲,也许过程本身就是目的,而非目的能够缩短或者碾压这个过程。杨斌介绍,提出“慢”校长这个概念,是希望校长能更重视教育的内生性。“慢”校长是指重视教育本身内生目的的校长,而不以外在的一些指标、KPI来衡量其业绩的校长。
第三个是“公”校长。在今天,教育组织的掌门人,如果再加上“好学校”这三个字的话,这些人所处角色的公共属性是极强的。在整个社区当中,尤其是那些好学校校长们的声音,会是社区中当人们出现了一些争论争执,摇摆困惑的时候,最希望听到的声音。这时候他的看法并非是对中学、大学应该怎么办去发表意见,而是对社会的走向发表意见。其实教育者、中学校长、大学校长在社区当中的角色,本身某种意义上带有神圣化、公共化的特征。所以“公”校长的概念,就是一个好教育者,好学校校长应当有这种“溢出效应”,对整个社会有非常重要的贡献。当然纵向来看,也要对教育有自己的见解担当,扮演某种意见领袖的角色,这也是“公”字的含义。
第四个是“大”校长。杨斌介绍,“大”校长的“大”字,至少呈现两层含义:第一,现在整个社会有教育的大环境,在一个区域有它的小环境,还有中环境。那么不管外面的大环境、中环境如何变化,好校长能够为学校这个小环境创造一个适合它发展,甚至让老师、学生感受到某种心理安全感、成长安全感的一种环境,这种方向感是“大”字之所在。“大”的另外一层含义跟“共”有一点关系。费孝通先生提出十六字箴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杨斌认为,“与共”不仅仅是国际化,还包括代际之间存在着需要去跨越的问题,而代际、地域之间能否“与共”,其实也是教育要面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尤其面对有些国家和地区所出现的社会对抗、隔膜,甚至是割裂和分解,我们教育者要负上怎样的责任?特别是好校长,要为社会的‘与共’,未来的‘与共’负上怎样的一些责任?这也是我们需要去认真思考的议题”,杨斌说。
注:授权发布,本文已择优收录至“长安街读书会”理论学习平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网、央视频、澎湃政务客户端“长安街读书会”专栏同步),转载须统一注明“长安街读书会”理论学习平台出处和作者。
长安街读书会是在中央老的鼓励支持下发起成立,旨在继承总理遗志,践行全民阅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学习、养才、报国。现有千余位成员主要来自长安街附近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中青年干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员、全国党代表、全国表委员等喜文好书之士以及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国家高端智库负责人,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主讲专家和中央各主要出版机构的资深出版人学者等。新时代坚持用读书讲政治,积极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