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小编 来源: 网络 日期:2024-07-14 23:53
学校第七次党代会召开以来,是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五年。五年来,学校深入贯彻习关于研究生教育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把研究生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围绕“立德树人、提高质量、服务需求、分类培养”主线,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落实“1+5+6”质量提升行动,坚持内涵式发展,不断深化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持续提升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初步形成了具有安理特色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体系。
五年来,学校坚持立德树人,强化思想引领,提升思政育人质量和水平。学校将立德树人贯穿研究生教育的全过程,汇聚导师、辅导员与研究生党支部育人合力,构建“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导学思政+智慧思政”四位一体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健全导师与研究生定期交流机制,构建和谐“导学”关系,连续开展四届“我和我的导师”等主题系列活动累计150余场。加强研究生党建,选树先进典型,发挥“朋辈教育”作用,荣获教育部“研究生党员标兵”1名、“研究生样板支部”3个、省级“研究生党员标兵”5名,共有2527名优秀研究生和809名优秀研究生干部受到表彰。
五年来,学校坚持多层次全方位育人模式,不断推进高质量育人效果。通过高质量完成学籍管理工作、不断推进研究生网格化管理、持续做好研究生安全教育、常态化开展研究生思想状态调研等方式,全方位加强对研究生的管理、教育和培养,推动研究生学生管理效能进一步提升。拓展育人途径,筑牢研究生教育意识形态阵地,充分发挥“安理研究生”等新媒体育人功能,全年发文1300余篇。深入推动资助育人,不断完善资助育人体制机制。五年来,共有36名博士生、268名硕士生获国家奖学金,826人次博士生、20221人次硕士生获学业奖学金,国家助学金累计资助24037人次;共设置助管岗位1788个、助教岗位763个。
五年来,学校坚持调结构稳增长,实现招生“供需双升”目标。结合新形势、新要求,调整优化学位点结构,完善招生指标分配体系,不断扩大学校研究生招生规模。博士、硕士招生规模逐年递增,增幅分别为69%、48.2%,增幅位居省属高校前列。硕士一志愿报考人数逐年攀升,增幅为182.6%,博士报考人数稳步上升,特别是2024年研考,在全国报名人数下降的形势下,我校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保持稳步增长,再创历史新高。
五年来,学校坚持优机制提质量,实现录取“招满招好”目标。研究生录取生源质量显著提升,其中,硕士录取优质生、本校生、应届生人数逐年递增,增幅分别为60%、60.7%、36.7%,特别是2024年,录取优质生源占比65.3%、一志愿率达64%;博士研究生录取生源结构持续优化,硕博连读录取人数增幅121.4%,直博生录取人数增幅50%,在读及应届硕士录取人数增幅为141.5%%,博士优质生源全覆盖。
五年来,学校坚持精组织优服务,实现初试“平安研考”目标。2020年我校首次作为研考考点,截至目前,已经连续四年圆满完成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组考工作。学校构建“1+9”指挥体系,制定“1+6”工作方案,形成了统一领导、统分结合、统筹协调的有效机制。学校考点报考人数逐年增加,从2020年的3419人增至4781人,增幅为39.8%,持续保持了组考工作零差错、零失误、零投诉,圆满完成了“平安研考”的目标,向社会和广大考生交上了研考满意答卷。
五年来,学校坚持严管理、重过程、抓制度,着力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严把研究生全过程培养“十大环节”质量关,完善每个环节制度、标准,强化督导检查考核评价,构建全方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共计完成9152人培养计划制定和导师双选工作、7380人次开题、6831人次中期检查、5109人次毕业资格审查,累计开设研究生课程3200余门次。
五年来,学校坚持实施分类培养,科教产教融合,全面提升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的能力。学校深入推进研究生分类培养,全面规范推进学校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分类发展。谋划实施“三千工程”,与淮南市等地方政府和企业推进“三千工程”,计划遴选项目1000个、选聘导师1000名、联合培养研究生1000名,推深做实联合培养工作,全面推进校企合作“项目制”人才培养。筹建卓越工程师学院,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区域产业发展为导向,首批确定共建企业名录39家。实施龙八国际平台“两课堂、双导师”制,推进研究生“三进”全覆盖,加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2022年我校16个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获得首批安徽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位居全省第二。
五年来,学校坚持以质量工程为抓手,推进研究生教育教学综合改革。2022、2023年共推荐333个项目申报省级研究生质量工程,最终获批318项。获省级研究生教育教学成果奖31项,其中特等奖3项,一等奖5项;获批省级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42项,其中重大项目1项,重点项目8项;获批省级研究生课程思政、线下、线上和线上线下混合等示范(一流)课程55门、专业学位教学案例库38个、研究生规划(一流)教材27部;发表相关教研论文260余篇。获评2020年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重点课题1项。
五年来,学校坚持规范化、高标准、严要求的学位审核原则,确保学位授予质量。召开校学位评定委员会13次,审核授予博士学位207人,硕士学位4870人,学士学位31591人。学位论文相似性检测和匿名评阅100%全覆盖,开展优秀学位论文评选,共评选出校级优秀博士论文32篇、优秀硕士论文99篇,获评国家及省级各协会组织优秀学位论文14篇。
五年来,学校坚持评聘分离、动态调整制度,实现导师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新增博士生导师159人,总数达到257人;新增硕士生导师1123人,总数达到2186人。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825人,年龄在45岁以下1078人,分别占总人数的37.7%和49.3%。硕士生专兼职导师分别为971和1215人,比2018年分别增长60%和93.2%。学校每年定期组织导师参加培训,努力提升导师师德水平与指导能力,推动研究生导师全面落实岗位职责。
五年来,学校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推动学位授权点内涵式发展。制定详细的学位授权点评估工作方案,明确各阶段工作任务及时间节点,稳步推进学位授权点评估工作。2019年学校临床医学学位授权点顺利通过国务院学位办专项评估。2023年学校精心部署学位授权点专项核验工作,高质量完成数据填报,参评的18个学位点全票顺利通过国务院学位办核验,获得继续授权资格。
五年来,学校坚持以督严教、以导提质,有效提升研究生教育教学质量。持续加强研究生教学督导队伍建设,督导组成员由2019年的9人增至19人,完成研究生教学督导工作条例的修订工作,丰富督导工作形式。2019年督导研究生课程教学947门次,督导博士学位论文答辩21场次;2024上半年督导研究生课程教学492门次,督导博士、硕士研究生开题、中期、预答辩和毕业答辩等培养环节共452人次,实现从研究生课程教学督导向研究生培养全过程督导转变。
研究生教育是教育强国建设的制高点,也是教育、科技、人才的关键结合点,肩负着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创新创造的重要使命。进入新发展阶段,学校将持续推进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努力“建成规模结构更加合理、培养特色更加鲜明、培养质量显著提升、服务需求贡献卓著”的研究生教育体系,奋力开创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新局面,为学校“双一流”创建助力添彩。
上一条:郭永存、袁亮会见中国中煤能源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树东下一条:学校召开青年教师出国(境)访学及博士生参加国际会议并作学术报告经验交流会
时光流转,岁月无痕,又是一年毕业季。6月14日上午,学校在至诚体育场隆重举行2024届学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共同见证7050名本科生、1711名研究生、12名留学生圆满完成学业,共启新程,逐梦远航。淮南市委副书记、淮南市人民政府市长张志强,校党委书记郭永存,党委副书记、校长袁亮院士,党委副书记、常务副校长余玉刚,党委常委、副校长宫能平、董雨、鲁超,党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察专员王献余,党委常委、副校长王...
5月14日上午,学校在舜耕会堂举行党纪学习教育读书班开班式暨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校党委书记郭永存主持会议,校党委副书记、校长袁亮,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宫能平、董雨、鲁超,校党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察专员王献余,校党委常委、副校长王先江出席会议。郭永存讲话郭永存对李家保到校作辅导报告表示感谢。他指出,学校党委举办党纪学习教育读书班,旨在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的统一部署、省委工...
3月14日上午,学校党委在舜耕会堂召开全校传达学习全国两会精神会议暨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传达学习习在全国两会期间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全国两会精神,部署我校贯彻落实工作。校党委书记郭永存主持会议并讲话。刚从北京载誉而归的全国人大代表、校党委副书记、校长袁亮院士传达全国两会精神,为师生上专题思政课。校党委副书记、常务副校长余玉刚,校党委常委、副校长董雨,校党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察...
· 携手安理大 自信创一流 校长袁亮院士致2024年高考考生的邀请视频
· 梦想起航 未来可期 学校隆重举行2024届学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
· 回眸五年奋进路 • 砥砺创建“双一流” 强化内涵建设 培养创新人才 引...
· 学校召开青年教师出国(境)访学及博士生参加国际会议并作学术报告经验...
· 袁亮院士出席淮南矿区深部松软低透煤层高压力瓦斯治理工程试验技术论证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