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小编 来源: 网络 日期:2023-02-11 01:14
前不久,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总统萨米娅·苏卢胡·哈桑应国家主席习邀请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此次访问,充分体现了两国深厚的传统友谊,两国元首共同宣布将中坦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为两国关系的发展掀开了新的一页。随后,人民日报社
在采访中,赵磊细数了哈桑总统就任一年半以来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恢复发展经济、扩大对外交往等方面取得的成绩。他表示,作为斯瓦希里语的教学者和研究者,自己对未来中坦两国关系的发展充满信心,相信两国的合作之路会越走越宽,越走越实,两国人民都将从中获得实惠。
坦桑尼亚,古人类发源地之一,全称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是联合国、不结盟运动、英联邦、非洲联龙八国际盟、东非共同体、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及环印度洋地区合作联盟等组织的成员国。作为“和平之岛”的坦桑尼亚地处印度洋沿岸,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沿海城市达累斯萨拉姆在“一带一路”倡议中更是发挥着重要作用。
虽然坦桑尼亚全国拥有120多个族群,但这个东非国家却保持了和平、安全、统一与友善,其官方语言——斯瓦希里语是助力形成民族统一国家的重要因素。斯瓦希里语(Kiswahili)属尼日尔-刚果语系班图语支,是“非盟”的工作语言、东非地区的通用语言、坦桑尼亚的国语,使用人口已超过一亿人。
对我们来说,斯瓦希里语是“熟悉的陌生人”——苹果浏览器Safari这个词就源自斯瓦希里语,是“远行”的意思,包含着“自由地在非洲大草原上远行”的意象;动画片《狮子王》中的主角“辛巴”就是斯瓦希里语“狮子”Simba的音译,插曲“Hakuna matata”在斯瓦希里语是“没有烦恼、没有问题”龙八国际的意思;Beyond乐队的名曲“Amani”歌词中的“Amani, Nakupenda, Tunataka wewe”也是斯瓦希里语,翻译成中文是“和平,我爱你,我们需要你”……你认为龙八国际遥远又陌生的斯瓦希里语其实早已融入我们生活。
以坦桑尼亚为代表的东非国家是中国的传统伙伴国家,同时也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上不可忽视的经济体。已经有半个多世纪历史的坦赞铁路是见证中坦友谊的丰碑。近年来,中坦经贸合作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不仅涉及基础设施、投融资、农业、制造业、电信等传统领域,还包括能源、数字经济、医疗保健、海洋经济、职业教育、妇女和青年发展等新兴领域。据中国商务部统计,2021年中非双边贸易额达2542亿美元,对非洲出口1483亿美元,同比增长29.9%,已连续13年保持非洲最大贸易伙伴国地位。同时,对非全行业直接投资额37.4亿美元,同比增长26.1%,非洲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779亿美元,同比增长14.7%。在中非经济合作迅猛增长下,我国对非洲本土语言熟练掌握者的需求也在逐年增加。
上述种种,释放出一个值得人们注意的新信号:“非通用语”复合型、高素质人才,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大环境下,未来大有可为。
而北外紧密结合国家战略需要,致力于为国家培养专业素质过硬、跨学科跨领域、积极传播中国文化的高素质、高层次的国际化人才。北外非洲学院的成立,正是学校落实“一带一路”倡议的一项重要举措。非洲学院在培养优秀外语人才的基础上,积极探索通用语、非通用语复合,邻国同族语复合,官方语、民族语复合等多种复语模式,同时深入研究非洲国别情况,创造国内外联合培养等多元发展路径,实现各种语言之间、语言与专业之间真正的内在复合。
疫情期间,北外非洲学院师生对非洲部分地区的“疫情时期非洲国家主流媒体涉华舆论”进行调研,结合民间舆情走向,分析非洲对华舆情状况,并据此对中非关系若干问题提出对策建议;非洲学院斯瓦希里语教研室主任赵磊所写的《中非同心 齐力抗疫——非洲学院外籍专家疫情期间工作纪实》一文在北外非洲官微发布后,得到外交部“直通非洲”公众号的转载。同时,赵磊还参与了《疫情防控外语通》斯瓦希里语版的审阅工作,通过在华留学生和外籍人士对《外语通》的使用,让更多斯瓦希里语等非通用语使用者了解到中国的抗疫经验,传递中国声音;今年坦桑尼亚驻华使馆在线世界斯瓦希里语日”全球直播活动,北外斯瓦希里语专业师生代表获邀参加并进行了主题发言与诗歌朗诵,北外为传播斯瓦希里语的语言文化、促进中非友好交流不断做出积极贡献。
北外斯瓦希里语专业创建于 1961 年,迄今已为国家培养了200多名斯语人才。2022年6月,北外斯瓦希里语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作为最早开设的非洲语种之一,北外斯瓦希里语专业以培养复语复合型高素质人才为目标,不断创新斯语人才培养方法,本科学生毕业后具有较扎实的斯语基本功及较强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 , 同时还具有较全面的对象国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诸多方面的相关知识 , 并具备一定的调研能力。
“小”语种也承担着“大”使命。“我觉得非洲的风光很美,自然资源丰富,我国与非洲的合作也越来越多。学习了斯瓦希里语这门东非的本土语言以后,我愿意将来去非洲工作,为国家的对非事业做出贡献。”北外斯瓦希里语专业学生李明睿亲自去过非洲体验,并与当地人交流后,对自己未来想要从事的职业又多一分肯定。在非洲学院院长李洪峰看来,中国老一辈非洲本土语言教育工作者为学院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而中非合作论坛的创立和“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为新一代非洲本土语言专业师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
“培养具备良好对外传播能力的优秀非洲本土语言人才将为中非合作发展添砖加瓦,真正架起中非民心交往的桥梁。”李洪峰说。
中国非通用语的高端人才十分紧缺,要通过新思路、新观点和新方法,为培养非通用语高端人才、复语能力人才、打开中国的国际视野提供助力。
讲好中国故事,需要大批外语人才,我们正处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程中,国家对外语教育的要求在不断提升,需要的是爱家国、会外语、懂中国、知世界的复合型高端人才,北外副校长赵刚认为,新时代我国非通用语教育要弘扬优良传统,担负光荣使命,踔厉奋发,攻坚克难,着力培养有家国情怀、有全球视野、有专业本领的复合型人才,提升国别区域研究水平,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高数字化水平,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更好服务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建设、讲好中国故事等国家战略。
北外“一带一路”国家文化教育研究”的课题研究成果之一《坦桑尼亚文化教育研究》
“非通用语种+通用语种”的复语型人才以及“非通用语种+学科方向”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全面推进非通用语教材辞书方阵建设,打造国际中文教育教材方阵、国际多语种教育教材方阵、多语种期刊方阵、多语种语料库方阵等育人、研究、服务、传播平台,建设全球外语类大学联盟、中国外语慕课联盟,加强全球语言教育交流合作,不断探索“互联网+”“汉语+”等国际中文教育模式创新之路。未来北外将以培养“有家国情怀、有全球视野、有专业本领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扎根中国,放眼世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