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小编 来源: 网络 日期:2024-10-04 18:53
校企合作共赢是前提 “一头热”就这样变成“两头甜”——记广西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不是新名词。在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中,“校企合作”屡屡被提起,但教育界人士经常用“剃头挑子一头热”来形容当前校企合作的现状。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在校企合作中获得了丰硕成果,该学院与企业共同建设了3个国家级职业教育实训基地、8个自治区示范性高职教育实训基地,共同开发了4门国家级精品课程。目前,该校与企业合作、以企业命名的“订单班”就有七八个,课程由企业与学校共同设置,毕业生企业“消化”了大部分。“一头热”是如何转变为“两头甜”的?
对不少企业来说,高校培养的学生很多都不能适应工作要求,人才结构显得不合理;产品缺乏专业研发力量和技术支持,也成为限制企业发展,特别是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原因。
“我们作为高职业院校,能不能结合企业需要,先为企业服务?”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梁裕说,“校企合作”只着眼于人力资源方面只能算浅层次的合作,深度的合作应该依托行业产学研联盟,以项目为纽带。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提出“项目纽带型人才合作”,即以项目为载体,为企业提供专业技术支持,将技术作为合作重点,使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更为紧密。为达到预期的效果,学院还专门成立了“校企合作办”,并制定了产业联盟的相关措施。
广西乐业县顾式茶有限公司是一家开发有机茶产品的公司。去年,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利用科研成果优势,在成果转化、茶叶新产品研发、产品包装等方面为该企业提供服务。茶叶经过精细加工,每两能卖到上千元。在广西职业技术学院的帮助下,顾氏茶有限公司生产出“金丹”“绿八桂”等茶叶新品,项目顺利通过广西科技成果鉴定。“金丹”“绿八桂”茶叶新品上市后深受欢迎,供不应求,当年就创造了360多万元产值。
在良好的合作基础上,去年顾氏茶有限公司为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提供实践锻炼岗位,还为广西职业技术学院茶叶综合实训基地提供100多个茶树品种。作为学院的校外实训基地,去年接收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实习80人次,为学校解决了学生实习的问题,也节省了一大笔开支。
随着合作的加深,如今广西职业技术学院与顾式茶有限公司的合作范围和项目逐步扩大,涉及企业管理、计算机运用等方面。通过这种“以技术赢订单”的方式,广西职业技术学院与区内外100多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多形式、多层次紧密合作关系,在广西农垦糖业集团、剑麻集团、广西百色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等农工贸为一体的重点龙头企业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基地。
如今,广西职业技术学院与企业共同建设了3个国家级职业教育实训基地、8个自治区示范性高职教育实训基地,共同开发了4门国家级精品课程。校企合作的平台范围已延伸到珠三角、长三角,形成了校企深度融合、互利互惠的长效机制。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校企合作仅限于人力资源合作层面,企业需要用人时才找学校,校企业联系不紧密。
“过去,我们与企业的合作都是在出口的时候,也就是学生毕业的时候,企业只管接收。但企业在用人时往往感觉到不合用。学校与企业合作必须达到双赢,通俗地讲就是你发财,我发展。龙八国际平台”梁裕给记者打了个比喻。过去学生是由学校自己“养大”,现在学校要求与企业一起合作“生”下孩子,然后共同努力将孩子“养大”。让企业参与到学校教学大纲的制定中来,这就是广西职业技术学院提出的“双主体育人”。
2008年,防城港金桥企业在广西职业技术学院经贸系开设“金桥班”,实行“订单教育”。金桥不但参与专业教学大纲的制定,每年还给订单班优秀学生颁发“金桥奖学金”。学校主动引入金桥的企业技术标准,开发工学结合课程,推行任务驱动和以企业真实项目为导向的教学模式。这样一来,学院为企业提供毕业生“定向培养”,企业为学院提供实训基地、顶岗实习、教师挂职锻炼的场所,校企在互动中达到共赢。“广西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上手快,适应企业的要求。”“金桥班”毕业的学生很快得到企业的认可,同行闻讯纷纷找到广西职业技术学院指明要找“金桥班”学生。一时间,“金桥班”学生成了香饽饽。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里,每届约80人的“金桥班”毕业生都被金桥及同行全部消化,供不应求。
去年,南宁某安全信息有限公司找到学校,希望“量身定做”一个“安全信息工程师”专业。学校从大一学生里选拔人才,考题由企业出,班级命名为“精英班”。这个项目由企业出设备在学校筹建实训室,并与学校共同制订培养计划。
“过去学校自己培养学生,我们也不知道企业需要什么人,现在双方派老师培养学生,我们心里有底了。”梁裕说,“金桥班”作为“订单教育”的试点,成功带动了“双主体育人”方式的推广。如今在广西职业技术学院,“订单教育”几乎每个系都有,班级都以“下订单”的企业命名。
记者了解到,广西职业技术学院食品技术系即将与一家全球500强企业签订协议建立“订单班”。该企业在武鸣建厂,主招生物或化工专业学生。双方计划采用“2+1”教学模式,学生在学校学习两年后进入该企业实习一年。
职业教育服务经济与社会发展,必须紧跟产业发展步伐,随着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动”,跟着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走”,围着企业技能型人才需求“转”,适应市场需求而“变”。
“学校要培养适应行业需求的学生,老师也得与时俱进。我们要做到开放式办学,学校老师要主动走出去,走到企业里,让企业认识到我们的实力。”梁裕说,为了让教学适应企业,广西职业技术学院落实了教师下企业制度,在企业建立工作站。这个措施对教师也是一种培训,让教师真正了解企业动态。教师也需要与企业培养感情,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学生要找工作时学校才去找企业。老师们主动出击了。
“在实践中我们才知道社会需要什么,应该怎么培养学生。高职教育不能再像以前,一本教材沿用多年。”梁裕说,有些订单单位提出的课程设置是市场上最稀缺的,甚至没有现成的教材,教师要根据需要自己编教材。
今年3月,广西职业技术学院与梧州市联溢化工有限公司达成意向,广西职业技术学院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在该企业设立工作站,8名机械与汽车技术系教师成为技术顾问,轮岗到企业锻炼。企业则接收广西职业技术学院08级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同时,广西职业技术学院与该企业达成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双师”的任课意向,即专业课由一名校内教师和一名企业兼职教师共同承担。工作站不仅让教师得到培训的机会,学生也得到企业一线老师的直接指导。
此外,在教学过程中,广西职业技术学院聘请有丰富经验的行业专家、企业骨干加入教学团队,共同打造一支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
中国百杰画家、广西工艺美术大师黄孙祝就是学校专聘的专家,担任广西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系主任。
去年上海世博会广西馆的镇馆之宝一樽巨型坭兴陶花瓶,就是黄孙祝和他的教学团队的心血之作。世博会开幕前,钦州千秋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廷革找到艺术设计系主任黄孙祝,希望黄孙祝帮助完成这一任务。
黄孙祝挑选了几名教师和学生组成团队,确定设计创意:作品紧扣世博会“绿色家园、蓝色梦想”主题,将中国东盟博览会、桂林山水、花山岩画、北部湾风情、三江风雨桥等广西元素融入设计中,将广西少数民族的传统艺术与钦州坭兴陶有机结合。经过45个日夜的劳作,一樽高2.21米、直径0.66米、重250公斤,史上最高最重的坭兴陶花瓶终于出炉,2010年4月28日亮相世博园广西馆。
产学研合作办学还体现在“校中企”上,即创办在学校里的小企业。20日中午,记者走进广西职业技术学院一栋办公楼内,看到设在这里的上海圆通速递(物流)有限公司南宁公司吴圩分公司办公室一片忙碌,几排高大的货架上都是待送的包裹。
“我们公司麻雀虽小,但五脏俱全,设有物流部、邮件部、问题部,全部按正规公司运行和管理,公司职员是物流管理、经济信息管理、电子商务、市场营销等专业学生,经过一年多的市场开拓,公司业务已经辐射到学院周边的明阳工业区各大企业、广西师范学院师园学院、明阳糖厂、吴圩镇等区域,既有师生网购的日常生活用品,也有大宗物品,业务量由最初的几十元/月飚升到5000元/月,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公司经理、08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廖应龙向记者介绍说。
廖应龙如今是这个分公司的业务主管,虽然看上去一脸的孩子气,但业务他已经非常熟悉。经过在这个物流部近一年的实践,他体会很深:“快件验收、快件派送、快递业务员形象建设与行为规范等等,这些业务知识和要求在课堂上是学不到的,我们已经习惯了学生和员工角色的随时切换。利用课余时间工作,我们不仅解决了部分生活费,感受了企业制度和文化,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做人、做事,培养了团队意识。”
圆通速递吴圩分公司是广西职业技术学院与上海圆通公司产学研合作的产物,像这样由企业设在校园内的“校中厂(站)”,还有中国移动广西分公司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基站、中国联通广西分公司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基站、广西绿垦公司神农茶坊、胜峰纯净水厂等一批校企共建、共享生产性实训基地。梁裕认为:“企业工厂进校园,也是资源共享的一种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