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小编 来源: 网络 日期:2024-07-14 23:57
2024年是“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以下简称“百千万工程”)在广州迈入“三年初见成效”阶段的首年。在广州这片充满活力的创新热土上,龙八国际APP“百千万工程”如何赋能乡村的变革与发展?
近日,南都记者来到被列入广东“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村的花都区三华村与塱头村开展调研,在这里,古村正以文化振兴的方式推动着乡村振兴。
“各位叔叔阿姨好,我是三华小学小小讲解员,这是……”伴随着小小讲解员的生动讲解,南都记者先后步入花都区新华街三华村内的仲和徐公祠与福元徐公祠。如今,前者变身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是文化传承的实践场;后者则变身为“馆立方”,既是学校的立贤书院,也是村里的农家书屋、花都区图书馆的学校分馆。
“近年来三华村重视古村落的活化利用,对于孩子们来说,一条条老街、一座座古祠堂不再是冰冷的存在,它是承载着先人的理想和希望的地方。”三华小学校长江丽珍说,“我们正在进行‘村馆校’合作课程的开发,通过沉浸式的体验,培养孩子们对家乡的眷恋情感,激发他们文化传承的自觉性,让每一个孩子都讲好三华故事、花都故事、中国故事。”
据悉,三华村已有900多年历史,现存22座祠堂,既有保存完好的传统建筑,又有凝结红色记忆的革命遗址。近年来,三华村找准发展定位,拓展古祠堂文化,统筹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开发,以“绣花功夫”推进民生改善、文化传承和活力再生。村里的11座祠堂经过精心修复,分别作为历史纪念馆、民俗博物馆、文明实践站、学校图书馆等文化载体。
新华街四级调研员谢姗娥表示,未来新华街计划以中国同盟会番花分会旧址所在地的集之徐公祠为中心,整合三华村周边祠堂系列建筑群,把三华村的文化古迹保护与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打造岭南特色历史文化街区。
毗邻三华村,塱头村同样富有深厚文化底蕴。立村于南宋末,距今已有700多年历史,其系统地保留了“耕读传家”的文化传统,素有“书香科甲村”的美誉。村内保存着完整的明清青砖建筑逾300座和祠堂书室30多座。
基于其辉煌历史和地理优势,广东省唯品会慈善基金会(又称“公益”)选址塱头,同花都区政府一道打造春阳台艺文中心、和春住精品民宿、积墨楼等地标。春阳台建筑内部有展览空间、藏书楼、亲子空间、餐厅、剧场,无论是展览内容还是设计要义都融入传统礼教文化、科举文化、岭南文化等。
南都记者在现场看到,餐厅通透如同置身田野用餐,走上屋顶步道远望,景致更是不一般,荷塘从地面一直延展到屋顶,与天空和天然荷塘相互呼应。“这里离机场很近,所以有很多客人会在自己的行程中多预留半个小时或者一个小时的时间,在这里游览之后再上飞机。”塱头项目春阳台运营负责人张玲介绍道。
作为花都文旅新名片,在深挖古村落文化资源进行传承与保护的过程中,塱头村文化氛围越来越浓厚。过去一年,春阳台的多个展览获得了海内外各界人士的广泛好评,好评度居大众点评广州地区展览馆类榜单首位。
不仅游客纷纷点赞,村民也欢呼不已。“特别是小孩子变化最大!他们之前课余时是看电视、看手机,现在春阳台举办了很多针对小孩子的活动,包括‘小小讲解员’‘太阳照照童声合唱团’等等,小朋友在学到东西之余,还能宣传我们。”塱头村党总支副书记黄智云说。
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炭步镇旅游办负责人、塱头村曾军表示,慈善基金项目建设期间带动就业岗位约50个,项目建成投产后预计带动就业岗位约200个;项目带动集体经济年增收20多万元,带动村民增收约150万。